省教育厅教育教学调研视导暨海安中学2024年度“精教优学”公开教学观摩活动圆满举行
12月5日至6日,海安中学迎来江苏省教育厅教育教学调研视导暨2024年度“精教优学”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本次调研视导工作由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担任组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陆岳新担任副组长。专家组由省教育厅基教处、评估院、督导室、省教科院中小学教研室、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共同组成。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全中、市教科院院长徐卫华、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孙亚丽、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蒋卫星,海安市教体局局长周树群等领导陪同调研。
“精教优学”公开教学观摩活动开设了25节展现学校综合学习理念的观摩课,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政、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美术、音乐、心理等14门基础学科及机器人、通用技术社团课等创新活动课程,全面聚焦新课程理念,实现了课程领域的全覆盖。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四川、陕西、新疆及江苏省内60余所学校的600多位老师莅临现场观摩,共同交流探讨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与经验。
专家同仁深入课堂,共探教育教学新风貌
12月5日至6日,省厅学科专家组与前来现场观摩的省内外一线教师一道,深入海安中学观摩课堂及常态教学课堂,细致考察海安中学课程改革的实施进展。专家组不仅与各学科组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座谈,还仔细审阅了教师的备课资料、集体备课成果以及学生作业,同时详尽了解了各学科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情况。
吴刚教授精彩讲座,启迪学习变革新思考
12月5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刚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探究性学习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专题讲座。吴教授以“优质教学的要素”为起点,引经据典,结合丰富实例,深入剖析了学习方式变革的多元途径,并分享了关于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科学创造力的独到见解。
话剧展演大放异彩,彰显全面发展新样态
12月5日下午,省厅调研视导组观看了海安中学学生话剧社倾力打造的剧目《大青屋》。该剧成功入选第9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并在成都亮相全国舞台。
精准反馈系统适切,助力教学改革新飞跃
12月6日上午,省厅学科专家组组织召开了海安中学各学科组的调研视导反馈会议。基于连日来的听课观察与深入交流,专家组提出了针对性的宝贵建议,为海安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与高位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一、语文:诗画课堂,理趣生辉
许献文老师执教小说阅读课《荷花淀》,以“为‘她力量’专题视频提供图画元素”为任务,展开多元课堂互动,将学生们带入充满诗意与战斗精神的文学情境中;陈静云老师执教写作指导课《巧用归谬法写好驳论文》,以“归谬论证”为逻辑根基,层层递进展开高阶思维,引领学生将议论分析推向深入。
视导组语文学科专家、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孟凡军老师对两节课作了精彩点评,肯定了小说阅读课“再造学习新空间”的创意和作文课满满的“获得感”。孟老师还开设了《以表现性学习培塑语文素养》微讲座,指明了新课标倡导“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向,提醒老师们要着力引导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力”,鼓励大家“从传统经验型教学转向实证性教学”。
二、数学:“题”炼智慧,“数”启未来
仲蔚宇老师执教《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新知生成有理有据;万艳阳老师执教《多思少算觅蹊径》,鼓励学生遇到解析几何题时,先用几何眼光观察,再用代数方法解决,追求代数与几何的双向奔赴。
视导组数学学科专家、江苏省教科院数学教研员曾荣老师对两节课作了精彩点评,并作《像G·波利亚那样研题》微型讲座,他提醒教师要认真研题,让教学或复习的节奏慢下来,给学生试错的机会,使学生在真正体验后再形成认识,让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落地生根。
三、英语:“英”人入胜,“语”日俱新
丁颖老师执教Continuation Writing,以情节为主线,基于学情为学生搭建写作的“脚手架”,教学评一体化特点突出,学生通过同伴互评、自评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学习、主动思考,对其续写情节进行偏差纠正,角度新颖,别具匠心;王珕老师执教Canada—a land of diversity,阅读中充分把握新教材理念,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强,拓展练习形式多样,以情境创设以及开放半开放问题深化文本分析理解,以读促思、以读促写。
视导组英语学科专家、江苏省盐城中学副校长朱俊老师从“眼中有课标,心中有学生”两个角度对授课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认为两位老师课标领悟深刻,课堂脉络清晰,做到了精教、精思、精练。并作关于阅读教学的微讲座,全面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运用、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指导。
四、物理:“物”显万象,“理”蕴天地
徐仁杰老师执教复习课《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背后》,以航空母舰上的电磁弹射和电磁阻拦索为情境导入,建立“单杆+电阻”和“单杆+电容”模型,通过问题串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激发探究欲望,培养物理思维;曹智祥老师执教《感生电场》(强基课程),通过实验引入,让学生探究感生电场的分布规律,锻炼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能力。
南通市教科院院长徐卫华对两节课作了精彩点评,他认为两节课都能着眼于教学实际要求,以知识点突破为主,兼顾思维培养,体现了教师对物理学科独到的理解。
视导组物理学科专家、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物理教研员汪明从课堂、师生关系、课程评价体系三个角度谈了自己对教学的理解,他认为两节物理课都上出了物理味,教学环节看似无意完成,实则精心设计,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亮点:
1.精细落实教学常规;2.精心实施教学研究;3.精确评估学习成效;4.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抓手。
建议:
1.加强新课标学习,关注物理教学评价和命题趋势;2.面向全体的同时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和落后学生的培养;3.明方向、抓两头、扣细节;4.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以纲为本,用好教材,用教材教。
五、化学:外“化”于行,内“学”于心
季春旭老师执教的《化学反应历程与机理》,以碳酸氢钠结构、性质和应用为主线,从碳酸氢根离子的结构角度分析已学性质,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思维模型,引导学生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角度分析碳酸氢钠在实际应用时遇到的问题,将高考热点问题情境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姜海娟老师执教《电动小车何以跑起来?》,通过让电动小车跑起来的实验带领学生复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启发学生思考电子迁移的动力和改进电池的方法,构建宏微结合的能量变化观,问题环环相扣,引人深思。
视导组化学学科专家、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唐敏进行了反馈点评。
亮点:1.课程研究深入,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2.剖析高考热点问题,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3.利用巧妙的问题驱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建议:1.在分析问题时可以适当引入实验加以验证;2.基于不同的学情可以尝试教学环节的再设计。
六、生物:“生”生不息,格“物”致知
纪久英老师执教《动物细胞培养——重症烧伤患者的科技“创可贴”》,从人造皮肤的发展历程出发,层次分明,循序渐进,通过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纪老师带领社团学生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张小春老师深思熟虑,巧妙设计,以“迭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并重视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科能力。
视导组生物学科专家、江苏省辅仁高级中学陈廷华老师进行了点评。陈老师认为,纪老师通过“PRMI1640培养基配方”这一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概括,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习得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纪老师始终不脱离教材,注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教材,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思考和学习。而张老师的课堂则启发了老师们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深入思考。张老师特别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出难题激发学生的挑战精神,鼓励合作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克服挑战,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七、思政:才“思”敏捷,“政”教合一
周玉梅老师执教《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以南瓜地里如何结出金果果为议题,创设真实情境,设置三重任务,层层递进,娓娓道来;洪乐老师执教《形式逻辑在法律生活中的应用》,以逻辑为工具抓手,深入剖析法律问题,坚持有理有据有节,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思维交锋。
视导组政治学科专家、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心所所长、政治教研员顾润生老师作精彩点评,认为两节课具备较高的创新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各模块之间相互融合,充分彰显了精教优学的核心要义,充分认可政治教研组的建设,认为组内后备力量快速成长,学科领头教师的导向示范作用突出,高度重视情境化课堂设计与目标达成,推动课堂模式的重构。希望全体老师大胆改革,不拘一格,不唯分数,坚定改革决心,扎实推进大概念、大单元教学,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八、历史:“历”精更始,“史”争旦夕
刘伟老师执教《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从微观的生活视角出发,围绕“追求美好生活的可能”主题,基于国家内部、国际贸易、中美经贸政策三个视角进行探究,大开大合,张弛有度,“理”趣横生;刘晓莉老师执教《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以“伟大的抗战精神”作为价值引领,从海中校内红色遗迹说起,基于地方、国家、国际三个视阈,渐次铺陈,渲染情感,给学生以精神的荡涤。
视导组历史学科专家、江苏省溧水中学副校长李代贵从主题教学、任务驱动、探索学为中心的导向、基于乡土资源的家国情怀等方面给予两位老师的课堂充分肯定。并结合调研座谈情况对历史组进行了整体反馈。
亮点:1.注重传承,守正创新;2.团队聚力,资源共享;3.敬业勤勉,具有情怀;4.渴望改进,继续提升。
建议:围绕十个方面进行思考,探索教学新路径:1.历史到底教什么;2.用什么教;3.我在教吗;4.凭什么我能教;5.研究对象是什么;6.思考四个疑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我如何;7.关注主题教学;8.关注概念性问题;9.关注学生中心;10.成熟的老师要不断否定自己。
九、地理:天南“地”北,万物皆“理”
蔡璐老师执教的新授课《植被与环境》以生活中的本地植被导入新课,注重教材的开发重组,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地理,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植物的实物及图片,增强学生感官认识,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通过对比不同区域树叶、树根、树干与环境的特点,深化学生区域认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王缪鹏老师执教的一轮复习课《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影响》以“南水北调”“中俄天然气管道铺设”为例,采用问题牵引的方式推进教学,精心架设探究路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关注学生表现型评价,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生成。
视导组地理学科专家、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蒋小润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
亮点:1.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2.放手让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3.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
建议:1.呈现答案时提供大体方向即可,以免局限学生思维发展;2.教学内容要整体化,不要拘泥于具体细节;3.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进一步指向学生思维,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反馈。
十、信息:探秘数据,智造万物
任宏梅老师展示的课题是《从“恺撒密码”走进“加密和解密”》,通过阅读“希腊人在战场上传递情报”感受信息加密思想,分析ASCII表中的字母与ASCII值的变化关系找到关联信息,理解数据加密和解密原理,锻炼了学生的数字化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数据的保护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视导组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学科专家,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田武奎老师认为本课从导学案文档打不开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密钥,层层推进,体现“精教”,学生在编程实践中去解决问题,给充足时间让学生练习,自己消化,体现“优学”。
张志尧老师执教《AI助力机器人识途——视觉模块应用》,运用视觉模块识别交通标志,实现机器人按“途”自主选择到达目标区域,完成机器人的AI控制,体验机器学习在人工智能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编程技能和创新思维。
顾军老师执教的《生活中常用机械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学生运用CAD进行模型设计,用激光雕刻机切割出自己所需要的模型,用车床车削出转轴,用铣床铣削出键槽等。
十一、音乐:民韵乡“音”,岁月留声
李林恩老师执教的《中国现当代的乐韵华章》,以音乐中蕴含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为线索,引导学生感知新中国建设初期的音乐创作特点,理解时代特有的精神文化内涵。
视导组音乐学科专家、江苏省教科院音乐教研员潘丽琴老师强调,要将“听觉为先、视觉辅助、动觉切入”作为日常音乐课的重要前提,在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再到感性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审美感知这样的核心素养。
十二、体育:活力“啦”满,舞动青春
李小华老师执教《花球啦啦操队形的创编》,以游戏渗透课堂内容,在遵循啦啦操队形创编的原则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编排队形。整节课李老师通过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啦啦操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视导组体育学科专家、江苏省教科院体育教研员杨浩进行了反馈点评,提醒体育教师要将“课程标准之标,精神价值之标,学生主体之标”作为日常课教学的第一准则,在“依标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语言能力。
十三、美术:大“美”中华,乡土本色
刘同银老师执教的《大美中华,乡土本色——纸鸢风鸣》,带领学生领略板鹞风筝的乡土之美,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热爱家乡的情怀。
视导组美术学科专家、南京外国语学校专家曹启海老师对本节美术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本节课巧妙融合了多学科元素。学生们不仅运用地理知识探讨了板鹞风筝在南通地区盛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还借助音乐知识探索了风筝上大小哨口的独特排列组合。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深入挖掘板鹞风筝的审美特色和文化底蕴,并以视觉笔记这一创新方式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成为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曹老师同时对本课寄予了更高期望,希望进一步深化“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领略民间美术的文化习俗,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十四、心理:“心”界分明,守护有方
丁严老师执教的《守护我的人际边界》,以“房门”为线索,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课题分离理论探索如何守护人际边界。
听课老师们分别从教学设计、创新形式、育人价值等方面作了精彩点评,同时建议教师要将“心理健康之基,情感发展之导,学生需求之核”作为日常心理健康课的首要原则,在“贴心引导”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正向心态与心理韧性。
在本次活动中,省厅专家组对海安中学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构建新型校园文化、提升教育教学品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同时,专家组针对课程设置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校本教研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指导意见。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及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在海中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海安中学将持续发挥高品质高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拓宽学生的成长路径,培育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