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期研学系列之七 | 走进校园
本次研学之旅的重头戏就是走进德国卡洛施密德文理中学的校园,和结对伙伴们一起随堂听课,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互动了解德国文理中学的教育体制和校园教育。
校长欢迎,参观校园
这是一所兼具了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校。风景优美,处处绿草如茵,没有隔绝内外的栅栏,没有统一的校服。 “双元一体”的创新体制让这里的氛围格外轻松和谐,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一行刚踏进校园,卡洛施密德文理中学的校长就在校门口热情地迎接我们。温柔的女校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认真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文理中学的办学特色,并重点解释了学校的职业教育。她说德国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由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数个子系统相互作用而构成。而在这其中,学校和企业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这些子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联通。
她所说的引起了我的思考。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大小系统的相互联通作用,德国的职业教育才能如此举世瞩目,为世界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我希望在未来两国的教育能互相取长补短,让更多的孩子发现自己的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让学校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实用性人才。
随后,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详细介绍了学校各个部门和每间教室的功用。学校不大,主体建筑就是一栋四层的教学楼;部门精简,很多工作都是校长亲力亲为;教室不多,每班二十多个人,小班化教学。
为感谢校长的热情接待,最后我们赠送了礼物来向校长表达诚挚的谢意。
——高一7班 吉鹏
随堂听课,积极参与
上午和下午,同学们深入课堂,真切体验德国的课堂氛围,亲身感受东西方教学方法的差异。课堂结束之后,同学们感受颇多。我们节选一些加以分享:
西班牙语课
他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西班牙语的发音和基本用法,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一些实用的词汇和表达。
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和交流,我逐渐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和沟通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们用西班牙语交流,从一开始的hola(你好)、gracias(谢谢)、adiós(再见)等单词,再到Encantado de conocerte(很高兴认识你)、Hasta la próxima(下次再见)等句子的不断练习。我们的口语不太流利,但这种尝试和努力让我意识到语言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它能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友谊。
——高一2班 陈禹
生物课
我参与到了一节生物课中。课堂的人数很少,学生都有着很强的自主性,一堂课首先宣布一个课题,学生通过网站等途径自行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当然,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老师才开始授课。课堂中,老师是引导者,大多数的问题由学生思考解决。德国的学生非常活跃,上课时踊跃举手,自由交流,教室里充满了活力。我想,德国这种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思考、无间交流合作的教育方式,正是德国人才辈出的原因吧。研学的意义正在于学习他人,提升自我。正如《劝学》所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通过学习,完善我们的教育方式,加强我国人才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高一6班 赵成浩
化学课
我们加入了化学课堂,不由得感叹德国的教育与我们之前习以为常的教育是如此的不同。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偶尔点拨一二,加上陌生的语言,让我们在教室里有些茫然无措,但激情的交流与专注的实验把我们拉进了这新奇的探究氛围中。看着女孩为氢气清脆的爆鸣声尖叫,男孩一丝不苟地摆弄着试管,纸上学过的死板知识一下子跃出了纸面,这与单纯的死记硬背或埋头刷题相比,何尝不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创新、提问,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魅力。
——高一14班 陆宇择
幼教课
我有幸体验了在我的高中不曾见过的幼儿教育课。我震惊于其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老师并非简单地在黑板上写下需要记录的知识点,而是选择了一部有关于“儿童心理问题”的电影,在课堂上观看。然后上课时,老师不时提出问题,或让同学自主探讨,或与同学轻声交流。他们大抵是将自我所学,在以这种方式与现实解决问题的需要相结合。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认为,这里的课堂,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蕴藏着活泼、生动的因子。是一种从本我鼓励、渗透创造的体现。
——高一3班 王涵玉
我们体验了这所学校不同于中国传统高中的一项职业课程:幼教专业。校长和其他两个老师分别带我们做了一些活动,都十分有趣。第一个是让我们设计如何培养一个4~6岁的孩子,我和同学们经过漫长的讨论,提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计划并得到校长肯定和补充。第二个活动是凭感觉猜物品,这是孩子对事物的第一印象。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一遍,使我们了解小孩子是如何感知事物并对事物留下印象的。最后一个活动便是孩子喜闻乐见的画画了。老师让我们根据一个未上色的花进行创作,不管画成什么样子都可以。我似乎回到了童年,一笔一画,慢慢描摹。
德国“双元制”的教育体系,也许可以为提升我国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我们的未来选择提供更宽阔的视野。
——高一7班 叶子清
食堂就餐,互动交流
我们和德国同学讨论了许多:生活,教育,社会······文化和思想碰撞出火花,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学习。我们真正理解了彼此,对彼此的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习的同时,我也意识到,交流能打破人们的隔阂。哪怕语言有困难,哪怕文化有差异,只要愿意交流、敢于合作,就能碰撞出灿烂的火花,品尝到成功的果实。
我认为,这次交流的意义不仅在于口语的锻炼,更在于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我们要学会包容理解,用求知的目光去看待未曾接触的世界,同时不卑不亢地展示我们中国的形象,讲好中国的故事。
——高一8班 陈静润
在新结识的同学中,我对Lissy的印象很深刻,她身上有一种别人不常有的亲和感和幽默感,老师和同学都因为她的话而捧腹大笑,现场氛围变得十分轻松。今天也是她的生日,她很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起品尝蛋糕,蛋糕的香甜软糯与热情一起化为美好的回忆。
我深切感受到,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值得被肯定,每个人都在熠熠生辉。无论民族,无论高矮胖瘦,真正的自信不是绝对的完美和优秀,而是在不完美中接纳和认可自己。所以不必特立独行,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高一10班 胡馨月
短暂而美好的一天很快就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与卡洛施密德文理中学的小伙伴们告别。回到宾馆,同学们都很兴奋,争相讲述今天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这里借用胡馨月同学的一段感悟作为文章的结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是行走的课堂,是一次让我们体味人文、开阔眼界的成长之旅。我们在这次学校间的交流体验中锻炼了自己,在有设计的活动中培养了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书本曾是我们的世界,而现在,我们用实际行动将世界变为了我们的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