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8岁,就真的成年了吗?
心理0时差周刊第30期
国际心理资讯|有料前沿权威
2018.04.23星期一
似乎所有人从小就有一个愿望:“我要快快长大,等到了18岁,就是个大人啦!”
结果过了18岁之后,又开始回味:“艾玛时间怎么过那么快?18岁就算成年了,谁规定的?”
屏幕前的你,也许早就过了18岁,也许刚到,又或许很接近这个年龄了。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会停下来问一问:
为什么成年的标志,偏偏是“18岁”呢?
学法律和政治的人,自会有他们的说法,因为这个年龄说到底是法律规定的。生物和神经学家也会从骨骼、大脑和生殖系统的成熟度来解释:男人女人都是在16-20岁走向生理成熟的,取18算是个中间数吧……
但大众对“成年人”的认知和期待,可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成熟,更是思维和心智的成熟。
所以!要看透我们从出生到18岁经历的成长,少了心理学怎么行?!
本期心理0时差,是创刊以来的第30期。在0时差也日趋成熟的今天,精选君带领屏幕前的你,一睹发展心理学家跨越世纪、经久不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01-
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认知
18岁和「后形式综合思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一个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鼻祖理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正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感知、和认识。
这个理论就是「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developmenttheory)」,出自瑞士著名心理学家JeanPiaget(让?皮亚杰)。[1]
让?皮亚杰JeanPiaget
在所有的传统经典心理学理论中,皮亚杰的理论在当代心理学中也被广泛承认和使用。
精选君制作了下面这张示意图,帮助你简单明了地认识皮亚杰理论中的4大成长阶段(从0岁婴儿、到童年、青少年和成年)。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4大孩童发展阶段
JeanPiaget'sCognitiveDevelopmentTheory
不难看出,皮亚杰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从出生开始,就通过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网。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认识新事物,也尝试着去影响、控制这些事物,看到结果后,又重塑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不知你发现了没有,之所以上面这张图做成了“阶梯”而不是一张简单的表格,是因为皮亚杰的又一核心思想:
孩童在这4个阶段的发展,是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在前一个阶段中获得的能力、产生的认知,是下一个阶段成功获得新能力、产生新认知的基石。
下一个关键问题是:12岁之后呢?就笼统地用“12岁-成年”来概括余生,不太妥当吧?
带着同样的疑问,当代心理学家在进一步研究和推论之后,提出了第5个更新的认知发展阶段:「后形式阶段(postformalstage)」。[2]
所谓的“后形式”是指:人们在进行思辨和决策时,除了逻辑思考,更会综合考量自己所处的境况、环境、和自身的情绪。
举个例子:具有后形式思考能力的成人能够懂得,自己用来平息和同事之间工作上摩擦的方法,在自己和恋人之间发生口角时,可能就不适用了。
后形式思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成人在此时此刻思考问题时,充分懂得“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个道理,也会把人际关系、工作、政治和社会环境等多维度因素考虑进来。[3]
总之,拥有后形式思维能力的人,就是个“成人”了。虽说相对皮亚杰既存的理论,当代心理学家对这第5阶段的具体年龄还未达成共识,但18岁必定是后形式思维产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
-02-
18岁:从身份危机到自我认同
从弗洛伊德到埃里克森
并非所有的心理学家都是认知学派的,皮亚杰的理论再出名也只占下了心理学的一个领域。
这不,接下来,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要登场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从刚生下来开始,就有性欲。他把每个人的人格分成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构成部分,而那些我们从小积累起来的、会给现实世界的ego带来麻烦的、会被superego里的道德教养惩罚的那些“非分之想”,就都被压抑在id之中。[4]
弗洛伊德的「性力发展理论(psychosexualdevelopmenttheory)」就是围绕这些概念展开的:[4]
从婴儿开始,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把自己的性欲聚焦在身体的某个具体部位上(从最开始吸奶的嘴、再到拉粑粑的屁股洞、再到性器官……),而围绕性欲和这些身体部位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活动,会导致孩子全然不同的成长结果。
Sorry啊弗洛伊德爷爷,你不是今天的主角,但我还是必须提一下:
弗洛伊德的这个性力发展理论中的一大争议,就是“重男轻女”,或者说“男尊女卑”。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男孩从出生开始就非常依赖母亲,和母亲零距离接触,但无法避免地会发现,爸爸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且比自己强有力得多,进而引发男孩的「阉割焦虑(castrationanxiety)」——“我的爸爸可能为了宣誓自己才是母亲的唯一伴侣,会把我阉了!”
这层深深的焦虑,会转为男孩加速成长的动力,尽快通过至关重要的「性器期(phallicstage,3-6岁)」,发展更为健全的道德观念(也就是上面说的“超我superego”)、和更为健全的人格(你可以宽泛地理解为性格)。
反观女孩,由于缺乏了这层焦虑(因为她们没什么可以被阉割的),她们成长的动力没男孩足、速度比男孩慢、滞留在某个成长阶段的危险性更高,所以道德、人格发展也更可能滋生问题。
不知屏幕前的读者中,是否有弗洛伊德的坚定拥护者。我不否认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和整个心理学发展作出的贡献,也承认现在许多心理领域中精神分析发挥的积极作用,但他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方法,还是不敢苟同。
怎么破?嘿嘿,弗洛伊德的理论早就已经有了“升级进化版”!那就是: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sychosocialdevelopmenttheory)」。[5]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Erikson
光看埃里克森理论的名称,我们就能发现他和弗洛伊德的不同了:人的发展,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
埃里克森的核心思想是:我们人在不同的年纪,都会遭遇一个特定的考验。每一场考验,都是两个对立面的较量,而成功完成挑战的人,会收获一份「自我力量(egostrength)」。带着这份力量,我们就更有可能克服下一个人生挑战。
(不难看出,埃里克森沿用了弗洛伊德的部分理论,比如这里ego的提法。比起弗洛伊德,埃里克森更加注重“自我”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而弗洛伊德则把重心放在了“本我”和潜意识上。)
>>Stage1>>基本信任VS不信任
BasicTrustVSMistrust
1-2岁|关键人物:母亲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作为婴儿,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我可以信任这个世界,还是应该怀疑这个世界?
如果我们在这么弱小的时候就能信任一个人(母亲),我们长大后也有信任他人的力量。反之,如果我们经受的是恐惧和不信任,那么将来,我们对这个世界也会充满恐惧、难以与他人建立信任。
>>Stage2>>活泼自信VS羞耻怀疑
AutonomyVSShame+Doubt
2-4岁|关键人物:父母双方
我们在这时候已经有能力去更多地探索这个世界了,爬也好、走也好,我们都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新鲜事物。
如果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发现和探索世界的许可,我们会收获自信。反之,小孩的心里则会滋生羞愧和怀疑。
>>Stage3>>自动自发VS退缩内疚
InitiativeVSGuilt
4-5岁|关键人物:整个大家庭
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会接触到更多游戏和玩具,我们也开始学习最基本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比如圆形的球滚动起来是怎么样的。
这时候我们想做更多的事情,但也会触及到更多的“可以”和“不可以”。我们会问:“我想这样做,可以吗?”
如果我们在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得到了鼓励,我们会收获自发性和自主性、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满足自己的兴趣。反之,如果我们被阻止、甚至被告知我们做的事情是丢脸的傻事,我们的心中就会滋生羞愧之情和自我怀疑。
>>Stage4>>勤奋努力VS自贬自卑
IndustryVSInferiority
5-12岁,关键人物:邻居和学校(同学、老师)
意识到自己有自己的兴趣后,我们渐渐发现: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们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对、做好。
如果我们做的事情受到了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我们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勤奋努力。反之如果我们常常收到负面的评价,则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也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Stage5>>自我认同VS角色混淆
IdentityVSRoleConfusion
13-19岁|关键人物:同伴和偶像
这个阶段的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有多重身份。我们既是爸妈的孩子、是学生、是别人的朋友和同学、也是国家的公民,每个角色都是我们可以扮演的,彼此重叠但又大有不同。
这时候遇到的巨大挑战就是“身份危机(identitycrisis)”:我到底是谁?
如果此时我们的家长给我们自由、让我们去寻找真正的自己,我们就能认清自己的身份。反之,如果家长强迫我们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或者按照所谓的“社会和文化标准”来做人,我们会感到迷失、并陷入身份危机。
好,我就先说到这里,因为这第5个阶段,已经涵盖了18岁——我国的法定成年门槛。
到了18岁的你,认清楚自己是谁了吗?如果没有,按照埃里克森的说法,你就更难完成第6阶段的挑战——亲密VS孤独:找到一个相爱的人、开始并维系一段长期的感情VS孤身一人、甚至孤独终老。
当然,还有后面的第7阶段(精力充沛VS颓废停滞),和最后的终极第8阶段(完美无憾VS悲观绝望)。
再重申一遍:每个高阶挑战的克服,都依赖于低阶挑战中成功获得的“自我力量”。所以就很容易理解了。比如,在理当18岁成年的第5阶段,如果我们无法获得自我身份认同,那在接下来的第6阶段,我们也就可能无法收获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
如果你有兴趣详细、完整地了解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这里有段很棒的科普动画,点击此处即可观看。
-03-
“一个成年人,不能不讲道德”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我们都知道,进入18岁,意味着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我们触犯法律时,“监护人为我们担责”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我们不再生效。
这里的“为自己负责”,除了法律上的定义,还有亲人、朋友、同事同学、和全社会对我们的道德考察。
所以另一派心理学家,就是从道德和行为准则入手,考量人们在生命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这次我们不直接介绍理论了,精选君想先和你玩一个游戏,取自心理学上非常经典的“道德困境(moraldilemma)”——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情景:
H先生的妻子因病而濒临死亡。有一种特殊药剂能治愈她,由某药剂师配制。然而,这种药不仅制作费用昂贵,售价更是成本价的10倍——成本200元,但售价高达2000元。H四处借钱,但只借到了1000元,这才是药价的一半。H只好去恳求药剂师,表明他的妻子已生命垂危,是否能便宜一点,或者先付一部分,剩下的钱日后再补上。但药剂师却表示:“不行,我发明了这种药,我要用它来赚钱。”H绝望了,于是他私自闯入了药店,为妻子偷来了这款药物。[6]
现在,请认真思考并判断:你认为,H先生应该去偷这种药吗?为什么?
注意:以下共12个选项,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想选的不止一项、又或者你有其他的考虑不在这12项之列。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请你在斟酌之后,选出和你真实心声最为匹配的那一个选项。
1.
不应该。H会因此而坐牢,偷东西就意味着他是个坏人。
2.
3.
不应该。监狱不是人待的地方,与其在牢房里受罪,不如在妻子病房前憔悴。
4.
5.
不应该。为救妻子他已想尽一切合法的办法,得不到药也不怪他。
6.
7.
不应该。法律禁止偷盗行为,所以偷药是违法的。
8.
9.
不应该。药剂师制药辛苦,理当获得回报。就算H妻子病了,偷盗依旧不可。
10.
11.
不应该。不仅H的妻子,可能有其他病人也需要这个药,所有生命同等重要。
12.
13.
应该。药只值200,H也愿意支付这个成本价,除了药他不会偷其他东西。
14.
15.
应该。因为即使自己要去坐牢,能看到妻子好起来,H就已经很开心了。
16.
17.
应该。H要做一个好丈夫,这样做是为了满足妻子的期待。
18.
19.
应该。H一方面要偷药救妻,但也应想办法补交欠款、受到应有的惩罚。
20.
21.
应该。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这无关法律。
22.
23.
应该。救命是基本的人性,这超越了药剂师的物质财产权。
24.
-------------------
请先选定你的答案
然后再继续往下看
-------------------
上面这个道德困境,由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撰写。既然是“困境”,那就必定是左右两难的。上面的12个选项,每2个为一组,对应「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Kohberg'sStageTheoryofMoralDevelopment)」中的一个阶段。
H先生该不该去偷?这是次要的,也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重要的是:你作出选择的原因。
科尔伯格以我们在第一节中提到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作为基础,认为道德发展的核心是认知,而促进道德发展的因素是社会交往。
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我们这一生的道德发展可以分为以下6个阶段:[7][8]
>>Stage1>>服从、规避惩罚
Obidience&PunishmentAvoidance
2-3岁—5-6岁左右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1或7
这个阶段的孩子做事,要么是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要么是对权威人士的服从(比如自己的父母)。
>>Stage2>>自身利益
Self-Interest
5岁—7岁左右(有些孩子会到9岁)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2或8
这是个“自私自利”的阶段,孩子开始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如果正确,是可以为自己赢得奖励的。
>>Stage3>>好孩子般的遵从
The"GoodBoy/Girl"Conformity
7岁—12岁左右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3或9
到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会根据自己所属群体的期待和要求,来校准自己的言行。
>>Stage4>>法律与秩序
Law&Order
10-15岁开始—成年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4或10
这是“遵从”的下一个阶段:青少年开始认识到,自己不能只按照自己所属的群体规则来校准自己的言行,还应该遵从法律和社会秩序。
>>Stage5>>人权与社会契约
HumanRights&SocialContract
最早12岁开始—成年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5或11
这个阶段的人,会觉得自己和周围每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合约”。这是我们自主选择走进的一种“契约关系”,前提是这段关系里的人都认同:这些约定的存在,对大家都有好处。
>>Stage6>>普世的伦理原则
UniversalHumanEthics
成年阶段
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6或12
成功达到这个阶段的人,大概就是所谓“博爱”的典范。在他们的道德准则中,所谓的“好”与“坏”,由通用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来衡量。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虽然也承认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但当内心认同的普世道德和价值观和法律相背,他们会选择前者,哪怕这意味着自己可能会变成个“违法罪犯”。
还记得电影《奇迹男孩(Wonder)》中,主人公小男孩奥吉所在学校的老师,曾在黑板上写下这么一句箴言:
“Whengiventhechoicebetweenbeingrightorbeingkind,choosekind.”
——当你有机会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做选择时,请选择善良。
电影《奇迹男孩》截图
布朗老师正在教导学生要“选择善良”
虽然电影中的故事出自小说作者和编剧之手,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要这些小小的孩子加速进入道德发展的第6阶段也不切实际,但这部电影之所以大人小孩都红了眼眶——
我想这就是第6阶段所谓的“普世价值”:一种全球通行、你我都能感知到的大爱和温暖。
补充几点>>
①科尔伯格把第1-2阶段归类为“前习俗道德水平(pre-conventionallevel)”,第3-4阶段归类为“习俗道德水平(conventionallevel)”,而第5-6阶段则属于“后习俗水平(post-conventionallevel)”。
②所谓道德水平从第1-6的阶段性成长,也就是一个人们从完全为自己趋利避害、到越来越多得考虑他人的进化过程。在科尔伯格理论下的“18岁成年道德标准”,至少要有把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法律法规调频的能力。
③科尔伯格不会仅凭单单上面那道测试题就给一个人的道德发展阶段下定论。一个完整的测试过程,是个面对面谈话的过程,大概会持续45分钟。被测者需要做很多类似的选择、并给出理由。
④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未成年人都在第1-2阶段,大多数成年人都在第4阶段,而能进入第5-6阶段的成年人,比重只有20%-25%。
-04-
所以呢?
18岁就算成年了,到底凭什么?
看到这里我们都明白了:心理学上经千百次验证的三大发展理论表明——
一个成长过程正常的普通人,在18岁左右这个平均年龄,已经拥有了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皮亚杰)、经受了身份危机并基本完成自我身份认同(埃里克森)、懂得用法律和社会秩序来校准自己的道德观念(科尔伯格)。
这些理论里提到的所谓“普通正常人”、“普世价值”等概念,都具有一个共性:
无论你生活在地球的哪个角落,这些理论都有相当的代表性,所以和文章开头提到的生理基础一样,它们能够为大部分人的心智成长提供一把可靠的标尺。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一个现象: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把18岁裁定为法定的成人年龄,我相信这不是一个巧合。
然而,心理学家毕竟不是政治家,无权在法律里写下国家规定的法定成人年龄。成年和未成年的界定,也是个社会概念,牵涉很多社会现象和问题。但我相信,裁定这个年龄的决策者,有参考心理学家的发展理论和研究成果(至少我希望如此)。
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任何理论都有局限性。每个理论阶段的“平均年龄”都不能100%为地球上每一个自然人代言,而这世上也存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它们的法定成年年龄并不是18岁。比如:在英国,法定成年的年龄是16岁,在加拿大的一部分省份是19岁、另一部分则要到20岁,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定成年年龄也是20岁。[9]
最后想说的就是:生命是流动的,生命中的一切成分也是有变数的;法律也是可以重新修订的,所以法定年龄也一样。比如日本现在的法定成年年龄是20岁,可到了2022年,就将修改提前至18岁。[9]
精选君还记得自己的18岁生日,当爸妈和外婆奶奶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今天起你就是个成年人啦!”这份“成年”的分量,是在提醒我:时间到了,该懂事了、该明理了、该为自己负责任了。
——我想,这句18岁的生日祝福和成长嘱托,对我对你,都是一样的。
你18岁了吗?你,“成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