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打击教育」这种教育方式?
反对。
极其愚蠢的行为。
根据某一项调查发现,4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都遭受过父母言语上的伤害。
有一部教育短片《语言暴力能造成多大的伤害》看得让人触目惊心:
6名在看守所的少年犯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爸妈在我12岁时离婚了,我妈每天骂我,经常让我去死;说我没用,说我是个废物;从来都没夸过我,骂我最多的就是猪脑子,猪脑子,猪脑子;让他们感觉伤害最深的词是:猪脑子、废物、就知道吃、丢人、是人都比你强、怎么不去死!最后,他们把这些语言变成了犯罪的武器:枪,斧子,水果刀……
言语上的过度刺激,是会造成孩子的精神伤害,严重点可以归为:精神虐待。被不断地否认、嘲讽、辱骂、藐视的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大窟窿,盛放着破败不堪的灵魂,胁迫他们用偏激的方式发泄创伤和屈辱。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心理现象叫做:——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也指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期望行事。
好比如在第一次演讲的时候,你老担心自己现场会出错,上台前各种慌张和否定自己。就算有时间给自己做更多的准备练习,你还是会觉得一定会出错的。结果最后真的出错,你就会对自己说:“果然,我演讲能力不行。”
这点放在本题上,父母对我们的责骂很“适合”解释这一心理现象:父母觉得你不是读书的料,经常否认你觉得你不行,在你的视角看来,自己好像真的考不出好成绩。毕竟父母就是挑你的缺点来责骂,而人肯定是有缺点的。
渐渐地,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自信,即使看到同学们都在复习,但你也会被潜意识的提醒自己“我不是读书的料,我读再多也没用”,放弃复习,不愿意去复习。
最后的结果,你考试考砸了,就更加认可父母说的那样:“的确啊,我就不是读书的材料!”
来看一项实验:
有一位教授想去研究人类大脑的智力和潜能方向,于是在一间学校做起了一项“天才实验”。
大家听说这位教授非常厉害,因为他能直接识别谁是天才。教授来到学校后,就对学生进行抽取工作,他抽取了部分学生,并且告诉学校的老师,指定这些学生就是天才。
过了一段时间后,考试成绩出来了,被选中的孩子成绩真的提高了。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好奇:这位教授到底是怎么一眼就识出这些孩子就是天才?
教授满意的笑了笑,他说道,其实这些“天才”学生,都只是随机抽取的。学校的老师和家长百思不得奇解,“随机抽取”???原来,教授将学生抽取后,并且告诉学校的老师,老师就会特别关注到这些孩子,同时孩子也相信自己就是天才。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项积极的期望。而这项著名的实验,就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对人们的期望值越高,他们的表现就越好。
心理学研究证明,受教育者,特别是孩子对自己的了解往往首先是从教育者那里得到的。在他们生活中居重要地位的人物对于他们的看法和态度,就像镜子一样折射着他们的形象。
如果他们感到教育者认为他们有能力,信任他们,那他们也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的,他们就能建立起应有的自尊,使自己有热情为做得更好而努力。
如果教育者认为他们能力低下,不学好,不可救药,他们也会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令人沮丧的形象,从而也认为自己能力就是不如别人,自己很难改好,自己没有出路,那么他们就不能确立应有的自信与自尊,就不能有充分的自我价值感。他们会感到绝望,放弃任何积极的努力,走破罐破摔的道路。
如果遭受「打击」,我们应该如何调整?
在我们小的时候,就遭遇过父母的「打击教育」,老一辈认为“不打不成材”,但其实对于童年的我们来说,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如今,我们都成长为大人,我们更多能做的是在教育自己下一代的时候,能意识到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不要将自己遭受到的痛苦重蹈覆辙,这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而对于小时候因这样的「打击」下,产生的自卑、讨好型人格、老觉得自己不行的性格,该如何调整呢?
我认为改变父母是很难的,的确,个人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原生家庭带来的。如果我们已经是成年人,那我们对于父母的依赖是很少的,更好的方式并不是找到“元凶”,而是承认自己的确有这样的现象,学会自我安慰,与自己的性格进行和解。
而如果还处于未成年阶段,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还需要依赖父母的话,希望你可以拿这这篇文章和父母好好沟通。父母也是人,他们的出发点的确是为了孩子们还,但行为方式与所达到的预期并不太一样。
好好沟通,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
最后,我想说,你不必逼自己原谅伤害过你的人,与自己和解,照顾好当下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温柔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