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一、常规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
心理课是面向学生普及心理知识的主阵地,主要以预防为主,针对学生常见的人际关系、学业压力、自我认识等方面进行心理知识普及和心理调适方法的普及。2019-2020年共开设心理课486节,其中高一年级324节次,高二年级162节次。
高一年级上学期开展了“适应新环境”“师生相处有方法”“恰当表达自己”“我的个人生命线”“培养创新思维”“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等主题心理活动课。下学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网课期间面向高中生开展了“做好心理防疫线”的心理微课,4月中下旬复课后,带领学生开展了“信任之旅”团体辅导活动、“关心不越界”以及生涯规划自我认识的四个板块内容“性格”“发现我的职业兴趣”“挖掘自身潜能”“澄清我的价值观”,不少学生在学期结束的扫尾课表示自己在高一一年的心理课中收获较大的是对生涯规划有了理性的认知,了解了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
高二年级的心理课主要通过团辅活动和生涯规划学职信息探索两条线穿插进行,开展的团辅活动有“发现我的性格优势”提升个人自信度,“爱在指尖”人际关系互动,“团队画像”提升团体协作能力,“急速60秒”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生涯规划学职信息探索旨在使得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学职信息探索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小组分享,每个班级心理委员负责统计班级同学对专业的兴趣度,并以此为据协调分组,小组成员就所感兴趣的专业分工合作,分别收集了解专业具体信息,如学什么、将来就业会做什么,就业率,大学排行等信息,将所收集的信息整合成PPT在班内分享,并完成学生的提问答疑。经过一学年的尝试发现多数班级多数同学是积极配合这项工作的,有的甚至提前两个月就做好课件,有的虽然没有课件,但对所感兴趣的专业比较熟悉,能够承接实时的热点话题展开联结,侃侃而谈,还有的会用心精心设计一些互动的小活动增加趣味性。这些表现一方面感受到大部分学生的积极主动、敢于担当、态度端正,另一方面也感受他们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真正的热爱,专注与执着,很受鼓舞和感动。
通过分享,高二学生对于大学开设的一些专业学什么,将来毕业后做什么,以及基本的薪资待遇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和了解,如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金融、医学、人工智能等专业分享过程中,部分同学就自己为什么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展开了分享,甚至包括不同大学同一专业的具体区别都能够了解表达,这给一些没有想法和目标的同学会带来一些触动,思考个人的价值观。这种学生作为主体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整合输出分享的过程中,无形中锻炼了团队的分工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部分同学在分享过程中特别强调小组其他成员所作出的贡献,感受到了他们的团结。在分享者分享过程中,部分倾听者能够有所思考并提出问题,表现出了对未知领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是非常值得认可鼓励和肯定的。
二、心理咨询工作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今年的咨询量在复学后呈现爆发趋势,尤其5月份最为明显,单月份咨询来访量在39人次,超过了2-4月份的总和。截止6月26日,本学年接待咨询量在142人次,上学年57人次,下学年85人次。
在咨询形式上,为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咨询需要,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在德育处的统筹协调下,启动了心理咨询室的轮班制。将学校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学科老师安排了咨询值班,充分利用师资资源,在咨询风格和可选性上,也丰富了学生预约自己合适的风格的选项。
在咨询内容上,学生咨询最常见的是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亲子关系和同学关系,此外还有情绪问题、学业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原因出现在原生家庭中。同时,近年来,在心理求助问题中发现抑郁的情况递增最明显。究其原因会发现家庭是一个方面,学业压力又是另一个方面,一般来说原生家庭是很难做出快速改变的,学业压力是重要的诱发因素。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扰,心理中心草拟了给班主任的建议,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给班主任在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做法上做了一些澄清和了解。
疫情居家期间,我校心理老师通过电话咨询的方式接待了来自学生和家长的20余条心理咨询求助电话,其中半数以疫情居家学习带来的亲子矛盾冲突问题为主,在耐心倾听的基础上分析成因、理解当下局势,引导亲子和谐相处的原则,推荐具体有效的沟通方法。除了接待本校学生和家长心理咨询电话求助,我校心理教师还积极参与到海安市心理协会疫情应对心理热线电话的志愿者工作中,通过网络培训学习提升心理热线接待专业水平,轮流值班接待海安市民心理热线求助电话,热线电话结束后积极参与总结督导活动。
三、教科研工作
上学期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省教育学会重点立项课题《品牌学校高中生学习力的研究》通讯结题申请,下学期6月份完成了市教育学会专项课题的现场解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编制了具有信效度的品牌学校高中生学习力问卷,探索了该类学生学习力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其学习力分特点,并以创新实验班为干预对象,开展了20余次的团体辅导活动,完成了50例一对一的学习力个案的心理咨询。
四、心理测评工作
受到疫情影响,本学年南通市文明办、南通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共开展了两次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心理测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学期的测评工作中,我校结合具体学情,把普测时间安排在6月18日放假时间参加测评,对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同学于6月22(下周一)及23日(下周二)晚7:30-8:30之间在奥四楼机房安排了补测,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心理测评。
五、心理讲座
疫情期间,学校安排开展了疫情居家期间构建心理健康防“疫”线心理微课,围绕“情绪调节”“时间管理”“网络使用”“亲子关系”等疫情居家期间高中生和家长普遍存在困扰话题展开,心理中心指导老师分别予以具体应对方法原则的指导建议。
通过海安微教育平台开展《做好时间管理助力自主学习》心理直播微讲座,主要围绕疫情居家期间学生和家长做好时间管理的原则、具体方法以及自主学习的内涵展开,以帮助广大学生家长更好地安排好居家学习生活。
面向高三年级学生开展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六、疫情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活动开展小结
疫情期间,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家长积极应对疫情,安心做好居家隔离工作,我校从心理健康角度通过媒体推广宣传、心理微讲座、微课、心理咨询援助热线等形式开展了系列助力工作,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面向学生、家长积极推送开展疫情应对的心理调节方法宣传,2.面向学生推送复学在即相关心理变化应对方法;3.积极配合宣传推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联合主办的青春战“疫”筑梦想——省中学生云端公开课;通过微课、微讲座的形式面向学生、家长开展疫情下的心理应对调节方法推广普及活动;通过校内及社会心理热线的的方式接听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咨询求助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