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第十三周)——《以少年之力,叩问苍穹》
以少年之力,叩问苍穹
吉晓军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以少年之力,叩问苍穹”。
同学们,就在前天,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回望历史,无数科学家盼求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从1964年美国“水手4号”传回人类史上第一张有关火星表面的近距离图像,到1971年苏联“火星3号”成功登陆火星成为首颗火星着陆器,再到“勇气号”“机遇号”和“好奇号”等多颗探测器成功找到了火星水存在的证据。在中国发射天问一号之前,全球已陆陆续续实施了44次探火活动,其中美国21次,苏俄19次,日本1次,欧洲2次,印度1次,但其成功率不足五成,能够着陆火星并成功开展探测任务的仅为个位数。
从去岁盛夏到今年初夏,天问一号探测器跨过千山万水,闯过千难万险,终于迎来最辉煌的一刻。人类生命从胚胎到瓜熟蒂落,大约40周的时间,需要经历大脑、神经、心肺、骨骼等各种关键器官的发育,更需要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而天问一号的奔火旅程恰好40余周,期间经历了四次中途修正、一次深空机动、两次状态自检、火星捕获、一次轨道面调整和两次近火制动,每一次动作都是一次巨大的风险考验,但每一次也都有航天工作者们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的守护。
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从张荣桥教授的眼泪中我们可以看到答案,这泪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从无到有,不断摸索前进,敢于自主创新的见证。中国航天从来走的,都是一条独立自主的创新之路。越艰难越向前,越封锁越突破。中国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逐步实现关键元器件自主可控。航天事业关键靠人。如果观察中国航天人队伍的话,非常特殊,是一支有家国情怀的老中青结合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我们说,“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的高度就是事业的高度。航天事业起步,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报效,开疆拓土,实现航天事业零的突破。改革开放初期那批中年航天人,面对外界各种利益诱惑,坚定地选择留下来,推动航天事业从小到大持续发展。进入新时期,我们看到一些年轻人坐在了关键位置上,他们把个人理想和强国梦想结合起来,而这些正是中国航天靓丽成绩单背后的关键因素和根基所在。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60多年来,尽管时代和环境在变化,但航天精神没有变,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没有丢。而你们这群新时代的青年也该坚定地踏着前人的步伐勇敢奔赴,还有20天就要高考了,面对未知,你们定会以坚定从容的姿态勇敢登上青春的战场。高二的同学们,接力赛的终点棒也即将传到你们的手上,面对汹涌的风浪,你是否已经握紧自己手中的船桨?高一的同学们,身为雏鹰的你们,翅膀或许还略显稚嫩,但困难从不为弱者考虑,面对未来一路风雨兼程,你准备好了吗?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航天人的精神,以坚守不渝之品质,追求卓越之胆魄,叩问心中的苍穹,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