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一片铸师魂——记海安中学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劳模创新工作室由省劳动模范钱俊元、陆海陵,南通市劳动模范周峰以及学校一批教育教学科研骨干组成,创新工作室党支部现有党员58 名,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有效地打造优秀教师群体,成为学校建设高品质高中、教育教学科研不断高位走强的中坚力量。
劳模精神传薪火
省海中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将支部工作、创新工作室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等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流师资核心团队,充分调动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示范、凝聚和辐射、引领的积极作用,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以工作的创新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为导向,由特级教师牵头,数十名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研讨,探索出了该校特色鲜明的“345 高效课堂模式”,实践效果显著。成功申报并承担了多项次的国家级和省市级的立项课题,教学科研成果荣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启动多个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效应,青年教师在这片沃土上迅速成长,多个结对师徒受到表彰,数十人在国家、省市各类竞赛中获奖。该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荣获“全国文教先进单位”“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国特色体育项目示范学校”“全国体育田径传统校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江苏省首批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等100 多个国家级和省市级荣誉。《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先后对该校进行了报道。
润物无声显情怀
有爱才有教育,在海中这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习惯,每一位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无声地诠释着爱的内涵,爱在这里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感染。
该校副校长钱俊元利用作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有针对性地关心每位学生成长。一位高二的女学生在作文中写自己讨厌父亲,说父亲“人面兽心”,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悲观。钱俊元间接了解到其家庭情况。原来是期中考试前夕,因父母吵架,该女生心烦意乱,导致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加之该女生与母亲关系较好,对父亲的感情更是一落千丈。于是,钱俊元通过作文评语指导学生注意准确表达的同时,提醒该女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子女有子女的幼稚,家长有家长的不足,对家长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等到自己成人之后。该女生走上社会后给钱俊元写了一封信,说自己现在能够常怀一颗理解、宽容之心,是源于那一次作文评语的点醒。
以“察言观色”著称的安保处副主任胡小进,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关心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有一天,他发现班上有一位寄宿生返校时眼睛红肿,得知该生父亲因遭遇车祸住院了,他主动问寒问暖,提供生活上的便利,给予她父亲般的关爱。看到因父母在外打工、节假日不回家的学生,他便带学生回家吃饭,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桃李不言自成蹊
该校副校长杨斌是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我市首届“十佳党员标兵”。从教30 多年来,他用心教学、用情育人,耐得住寂寞,放得下安逸,坐得了冷板凳。他积极投身教改,抓住课堂的核心要素,构建的“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被《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丛书列为重要模式。他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通过开放实验室、参观工厂、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产生较大影响。他重视优生培养,热心培养青年教师,被师生亲昵地称为“成功的领航员”。每年有几十家兄弟学校为此前来学习交流,走进课堂,感受其课堂的魅力。
教室外的墙角,高一的一位暗自啜泣的女同学引起了该校副校长董裕华的注意,追问之下才得知是因为元旦晚会海选落选,一直没有登台表演过的她万分沮丧。这一现象让董裕华陷入深思,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留下一串成长的足迹。为此,董裕华和他的研究团队周正龙、刘建东、孙秀峰、王帅、李勤等一大批老师经过十几年的共同努力,自主研发了学生成长记录平台,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像记日记那样,及时在电子平台上记录自己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平台成为学生间交流的平台,见证学生的成长历程。研究成果先后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最近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该校的这项研究成果受到全国众多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在海中食堂内挂着一张特殊的奖状,那是2018 届学生参加高考时在就餐券上留下的感谢的话语。“这是我在校的最后一次就餐,感触良多。三年来,我吃着食堂的饭菜,从一米六八长成了现在一米七八的大个子,离不开你们的帮助。今天,我正在高考,你们做的饭再一次给了我力量,我有信心,取得辉煌的成绩。海中食堂,我为你打call!”“在校三年,吃过无数顿饭,最爱红烧肉和鱼香肉丝。辛苦叔叔、阿姨了!!!”等。中央电视台在2018 年10 月2 号播出了“我家的奖章奖状”,盛赞海中学生的感恩情怀。
冰心一片在玉壶
工作兢兢业业,从教32 年的党委办副主任周万喜,2002 年8 月至今在海中连续任教十六届高三,2006 年起任教研组长兼高三备课组长,他潜心研究高考,准确把握命题特点,团结全组同仁共同努力,继2007 届高考突破学校语文教学历史,均分跃居南通第一后,10 多年来稳居南通市第一、省前列,为学校高考成绩持续高位走强、高分段人数稳居全省前列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乐于与青年教师切磋教学技艺,发挥传帮带作用,毫无保留分享高考研究心得,学校语文组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
多年的高三集训班教学给了团委书记罗湘军燃烧青春的舞台。一年又一年他,送走一批又一批海中学子进入顶尖高校继续深造,这让他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孩子们能和你坐下来谈谈心,这是对我的一种认可,亦师亦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你们的课题是前瞻的,更是跨界的,如果没有一颗淡泊名利之心,是不可能在课题研究上有这样的深度与高度的。”在省立项课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中语文网状拓扑式课堂教学研究》结题论证会上,专家们对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周峰如斯说。周峰副长期以来致力于培养师生的思维品质研究,静心教学,潜心科研,搭建平台,从“青蓝工程”到“名师工作室”再到“课题研究”,与团队一起传承海中精神,努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教师的幸福成长铺路”。
面对外面许多诱惑,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海中人非常淡定,他们认为,做教育工作,就要少一点物质,多一份情怀,“永存一片冰心,三尺讲台写师魂”。他们在创新发展之路上取得骄人的成绩,但他们永不止步,不断创新,充分发挥着骨干力量和辐射引领作用,努力追求着教育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