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之我思系列(二)——对新课标的简单认识及思考
对新课标的简单认识及思考
数学组 张海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来临,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实施,通过这一年的工作,对新课程标准,新课改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和想法,借此机会,仅谈谈个人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过去的这一学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学年。对着新课标,用着老教材,走向新高考,课程标准发生了变化,数学课程学习的要求甚至内容都发生了改变,但是所用的教材还是原来的教材,在新教材面世之前,怎么用好老教材,用到什么程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只有做对的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对”,作为老师,对变化的内容要能够心中有数,准确把握,有的内容已完全删除,比如系统抽样;有的内容虽被保留但要求有了变化,比如数学归纳法作为选学内容,高考已不作要求;有的内容形不在但神还在,比如“推理与证明”,由过去以单独章节呈现的方式改为在各相关主题内容中予以渗透。
杨校长在会议中提到要尽快适应从江苏卷到全国卷的过渡。除了用好现有教材,对教辅资料的研究和使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课程标准发生了变化,高考要求也随之改变,原有的教辅资料已不满足课标要求,因为教材内容的编排差异和要求的变化,全国卷地区的资料也不能够直接使用,现有资料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练习,在过去的一年里,教辅资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只有认真研究课标的变化,对现有资料进行筛选改编,才能做到有效的训练。
新增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重点和亮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数学学科的育人目标,即今后的数学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而课堂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变“双基”到“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从“三能”到“四能”,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上还是要多让学生自己摸索,老师更多的是引一引,带一带。毕达哥拉斯讲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在专制、压抑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犹如一潭死水,不会流动,更不会有浪花,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应该是灵动而且富有创造的。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思维乐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并以开阔的胸怀欣赏、宽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暴露的一切。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五十多个充满活力的人,而不是满黑板的标准答案,学生原生态的想法,甚至错误的答案往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点、重要工具。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陕西师范大学罗增儒教授习惯问老师这样几个问题:
⒈在准备一节课时,你参阅过几节他人的课例?
⒉想没想过,自己的这节课与别人的同类课有什么不同?这节课要突出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哪些数学核心素养?
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用什么方法实现的?说几个实现了的事实根据。
⒋重点是怎样突出的,突出了没有?难点是怎样突破的,突破了没有?
“明白之人才能使人明白”,要适应从江苏卷到全国卷的过渡,只研究全国高考卷是不够的,因为全国卷也在变化,只有结合教学实践,扎根于课标研究和课堂教学,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才能够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领跑,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给老师们搭建更多的学习的平台,创造更多的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谢谢!
[名师点评]
张海进老师是学校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长,曾获得南通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南通市高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他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扎实的数学功底,出色的教学能力。他热爱教学,勤于思考,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同时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教学成果显著,真正做到从“育分”走向“育人”,从“关注当下”走向“关注长远”。(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长 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