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黄色视频天堂,要看国产黄色精品处女三级处女片

创造环境

关于下发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2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各处室,各年级组:

我校历经70多年积淀,自创校以来,海中人敦品励学,自强不息。尤其是“十二五”以来,我校弘扬优良办学传统,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幸福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品位不断提升。为不断实现我校“追求卓越,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海安县委县政府《关于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海安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希各处室,各年级组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贯彻,并提出意见。

特此通知

附:《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讨论稿)》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2016425

抄送:海安县教育局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讨论稿)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现状分析   1

一、发展环境  1

(一)全面深化改革方略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1

(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教育产生新影响   1

(三)科学确定办学规模对办学设定新目标   2

(四)教育领域拓展为学校办学提供新空间   2

二、发展基础  2

(一)依法治校,精细落实“科学管理”  2

(二)养成教育,深入开展“四自活动”  2

(三)深化课改,着力建设“高效课堂”  3

(四)紧跟时代,全面建成“数字校园”  3

(五)辐射影响,“素质教育”全省领先   4

(六)科研引领,“人才高地”基础扎实   4

(七)校区扩建,“精美校园”彰显品味   5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发展目标   5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6

一、依法治校  6

(一)完善现代学校制度6

(二)提高校务管理效能6

(三)夯实党建基层基础6

(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7

二、师资建设  7

(一)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7

(二)加大优秀师资培养力度   7

(三)优化教师培训操作模式   8

三、德育工作  8

(一)努力构建三个体系彰显特色  8

(二)着力强化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9

(三)大力推进德育活动创新机制  9

四、教学改革  9

(一)转变课程理念推进课程改革  10

(二)改革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10

(三)完善智能平台打造高效课堂  11

(四)完善评价体系激发师生潜能  11

(五)重视体艺教育保证健康发展        11

五、教育科研  11

(一)建设科研队伍提升科研水平  12

(二)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决策参考  12

(三)打造科研平台提高服务质量  12

六、校园建设  12

(一)稳步实施信息化校园建设13

(二)提升后勤管理服务品质   13

第四部分  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13

一、加强规划组织建设   13

二、推进内部体制改革   13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4

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14

五、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4

我校是南通教育的品牌,也是南通教育的窗口。我校教育历经70多年积淀,自创校以来,海中人弦歌不辍,敦品励学,自强不息,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幸福成长铺路”的办学宗旨,强化队伍建设,厚植内涵底蕴,提升管理水平,实施科研兴教和依法治教,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和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优势。着力培养具有向上品质、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提出更高与多元诉求。我校事业发展正全面进入办学结构的调整期、课程改革的攻坚期和办学特色的巩固期。在此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南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推动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上作表率,在教育改革创新上做先行,为南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现根据国家、省和南通市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趋势,制定《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一)全面深化改革方略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方略,出台了若干重要政策与办法,促使教育改革要统筹把握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使教育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教育改革要更加注重“深化”,在创新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实践,大胆试大胆闯。

(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教育产生新影响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迫使高中学校教育必须主动对接行业需求,更加关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结构;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适应形势要求,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塑造良好教育生态。

(三)科学确定办学规模对办学设定新目标

南通市教育局提出,今后五年要加快完全中学初、高中部分离,全面实现普通高中的独立设置,探索特色高中、综合高中建设。推进普通高中特色项目建设,所有普通高中均建成12个特色项目(课程),努力构建多样化、可选择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加快优质高中教育国际化步伐。

(四)教育领域拓展为学校办学提供新空间

今后五年,市教育局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南通陆海统筹改革试点的实施,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高校在通合作办学,实施中小学国际交流助推计划,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各级各类学校比例要达到15%以上,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提升教育开放合作水平。

二、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学校围绕既定办学目标,传承开新,以实为要,整体优化,勇创一流,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出成绩,为“十三五”学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依法治校,精细落实“科学管理”

学校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管理体机制,走改革发展之路,着力构建科学严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不断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学校章程》、《岗位考核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制订和修订了学校关于公务接待、公车管理、校内项目采购等五项管理办法,出台了“海安高级中学‘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海安高级中学主要负责人‘四不直接分管’管理办法”;另一方面不断优化管理的组织结构,由单一的纵向管理模式转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扁平化管理模式。

(二)养成教育,深入开展“四自活动”

学校深入开展“四自”活动,即“思想上自育,学习上自研,生活上自理,体艺上自练”。使“保姆式”教育变为自主式教育,使“他律”变为“自律”,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坚持从基础抓起,循序渐进,从底线教育、基准教育和高标教育三个层级,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规范,有榜样,有目标。通过国旗下讲话、广播会、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反复宣讲学校“三大纪律,十项注意”。德育处、团委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环保志愿者活动。新生一入校就进行就餐纪律培训,要求学生就餐时自觉排队,就餐时不大声喧哗,就餐结束后将残留物带走,把餐盘摆放整齐。就餐人数多,但就餐秩序井然,已成为学生良好习惯和风尚的一扇窗户。宿管部注重宿舍环境和纪律的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都有了很大的改观。通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来正面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深化课改,着力建设“高效课堂”

学校对课堂教学提出“三突出、四强化、五环节、五清晰”的要求,着力建设“345高效课堂”。学校以“345高效课堂”要义为抓手,坚持传统的“六认真”。教师备课做到准确拟定课时目标,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优化选择教学方法。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实行分内容、分章节、分头备课,力求备精品课。部分备课组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资料,集体备课结合各类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教学合力,提高了组内整体教学教研水平。促进了优秀教师形成教学风格、提炼教学思想、在省市形成一定的影响。各班作业布置区别对待,针对性较强。教师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学生能利用周末和假日时间进行有效自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学校实施“行政听课制”“推门听课制”,深入课堂,规范教师上课行为,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紧跟时代,全面建成“数字校园”

学校全面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的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比较扎实,打造了海安高级中学数码信息港和OA办公系统。五年来,在数字化校园建设阶段,学校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五)辐射影响,“素质教育”全省领先

近几年,我校高考成绩持续辉煌,始终在全省保持领先,2014年高考,吉淳同学获全省文科状元,张冉同学获南通市理科第一。全省前10017人,前1000119人,400分以上21人。13人录取清华、北大,1人录取香港大学。2015年高考,全省前10011人,前100092人,400分以上20人。10人录取清华、北大。本一达线率为80.5%,本二达线率为98.5%2016年高考,全省前100名有19人,前1000114人,400分以上77人。两名学生进入全省理科前五名,其中黄中一同学、季同学分别列全省第二名、第五名。本一达线率为82.07%,位列全省第一,本二达线率为98.88%10人录取清华、北大。杨同学以海军飞行员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录取,同时被北京大学录取,获得双学籍。2013届学业水平测试293人取得4A,获得高考加分的学生占95%,一次性合格率99.5%2014届学业水平测试261人取得4A,获得高考加分的学生占98%,一次性合格率100%2015届学业水平测试181人获得4A,一次性通过率100%2016届学业水平测试299人获得4A,一次性通过率99.5%

(六)科研引领,“人才高地”基础扎实

“十二五”期间,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专题的研究,积极鼓励、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2013年我校数学省级课题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吕建校长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基于电子交互平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2015年已结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2011度)重点课题《“问题诊断式教学法”教学研究》已顺利结题。省规划2013年度课题《基于师生互为主体理念的高中语文互导式课堂教学研究》《高中英语问题探究协同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思想政治课简约教学研究》《高中生物与环境课程基地开发建设与实施的研究》于最近通过中期检查,其中《思想政治课简约教学研究》有望10月份顺利结题。目前,我校申报的三个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路径的研究》《精实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绿色教学实践研究》《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路径的研究》《基于IYPT的原始问题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已被市推荐送省评审,另外有七个课题被县推荐送市评审,其中六个课题被市评审通过,正式立项。正在申报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做合一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被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正式批准立项。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路径的研究》已被列为重点资助课题。

全校教职工319人,其中专任教师274人。有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3名,中学高级教师161名;中高级职称以上共242人,占专任教师的89% 。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专任教师中具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共43人,江苏省特级教师4名,南通市名校长1名,南通市学科带头人13名、南通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21人、南通市教坛新秀12人, 江苏省教育家培养对象1名,优秀教师群体已经形成。

(七)校区扩建,“精美校园”彰显品味

根据“十三五”规划,学校邀请主管部门和规划设计院专家进行总体设计,于2008年开始分步实施,启动对校园扩建工程, 2010年完成了校园东扩一期工程。力争2016年拆迁严重影响学校管理和校容校貌的三栋老旧教师宿舍楼。学校多次向上级汇报,请求拨付资金尽快启动通用技术大楼、图文信息中心、后勤服务大楼、多功能报告厅的建设,力争2017年能够破土动工。十二五” 期间,我校事业取得了突破性成绩,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办学社会满意度在不断提升。但是,校园硬件滞后,各功能教室配备不足。学校现有图书馆面积太小,难于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对普通高中教学教育的要求。学校现有教室、实验室、课程基地专用教室不能满足学生对课程多元性选择与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学校文化集中体现于鲜明的学校特色之中。学校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生态环境、教育传统、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公认的、全面的、内生的、独特的办学特征,学校特色更是提升学校品质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推动学校特色建设不仅是学校的生存策略,更是兴校的发展战略。今后五年,我校要传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幸福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始终贯彻 “激发活力、全面育人、发展特长”的工作思路。以“敦品励学、自强不息”为校训,强化“文明进取、自主创新”的校风,“爱生、乐教、善导”的教风,“严谨、善思、厚学”的学风,传承“团结、实干、进取、奉献”的海中人精神。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幸福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努力为师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幸福成长奠基。

(二)发展目标

基于对教育人本化、教育现代化、教育生态化的追求,朝着“南通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建设高质量、有特色、有影响的现代化学术性普通高中方向,按照课程形式多样、教育方式创新、学科优势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建设要求,确立“家长向往的育人人殿堂;师生留恋的精神家园;高校公认的人才基地;同行信赖的合作伙伴”的总体目标。基于对开放融合、现代精神、民族认同的追求,确立“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卓越智慧、精神高贵的现代中国人”的培养目标。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依法治校

“十三五”期间,我校将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确立党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位置,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增强学校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健全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学校的各项管理,使依法治校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

(一)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和教育规律的学校管理制度。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和课程改革新变化,及时修订学校章程,不断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党委监督保障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制度,改建校监督委员会,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要构建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机制,建立更加科学、透明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促进教师良性公平竞争。

(二)提高校务管理效能

在管理机制方面,要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继续转变职能,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学校管理机制。在管理规范方面,要积极推行校务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共参与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强化监督,进一步加强招生、收费、考试管理。在管理效能方面,教学常规上强化教学六认真,注重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管理常规上要做到职能部门、年级部和学科教研室的精细立体的网状管理格局。整个管理工作要体现效率管理、精致管理和智慧管理的基本追求。

(三)夯实党建基层基础

在管理体制方面,完成党委和各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形成在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和将普通党员培养成优秀骨干教师的双向培养机制,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支部建在学科”的堡垒作用。在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各支部书记和委员的培养,尤其是党的基础业务工作的培训,形成一支能管、会管、敢管的基层党建干部队伍。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牢牢守住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校教职工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在干部引领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切实发挥群团组织联系引导服务师生、参与民主管理、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作用。

(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成立学校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学校监督委员会,完善并加强纪检监察和校务监督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管理体系,从制度建设入手深化源头治理。高度重视政风行风建设,积极推进党务、校务公开。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依据《海安高级中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办法(试行)》加大对招生考试、资金使用、干部任用、职称评聘等领域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二、师资建设

一流师资才能育一流英才。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五年我校人才强校的一号工程,是我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学校将本着“学校鼓励、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体自觉”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一)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首位,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坚持职业操守。积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正面宣传,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领广大教师争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完善考核实施办法,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岗位聘用、职称评审、业绩考核、评优评先的首要内容,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大对违反师德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二)加大优秀师资培养力度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面向全省招聘一大批中青年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教师,充实我校师资队伍。同时,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名师培养与宣传力度,着力推进学校优秀教师培养工程。今后五年要培养1-2名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3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3名特级教师,2-3名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以及一批市学科带头人,争取校优秀人才占比达到60%。学校将设立教师论著出版专项基金,定期编辑出版《教科研成果汇编》,力争五年内公开出版2-3部教师论著。学校鼓励优秀教师积极申报市级与校级名师工作室,争取五年内增建3-5个名师工作室。学校将总结、推广、宣传我校名师的教学经验。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和业务素质。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将继续选拔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到2020年研究生学历教师增加15人,总占比争取达到25%。将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一流大学或友好学校进修与考察,选派一批教师参加境外教育培训,境外培训数争取达到教师总数的40%,从而使得广大教师能转变观念,开拓眼界。将采取优课评比、教学基本功大赛、名师示范、学术沙龙、青蓝工程等多种形式,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将完善优秀中青年教师评选制度,将设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基金,将继续实施奖教金激励制度。

(三)优化教师培训操作模式

教师培训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以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为基本目标,以创新教学方式和转变育人模式为追求。从专业水平、职业精神以及专业成就三个维度全面创新校本教师评价体系。以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和被培训者组建的“学习共同体”为培训平台,大力倡导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使教师成为反思者和研究者,实现“老中青教师梯队”的整体素质提升。积极做好省市各级教师培训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推行学校教师梯度发展方案。要在梳理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已有参培项目和参培对象,从鼓励先进的原则出发,制订培训计划。抓实抓细教师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推进教师梯队发展机制,切实做好项目化推进名师培养工作。

 

三、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德育工作的学生立场,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健康身心、高尚情操、民族底蕴、仁爱情怀、国际视野的特质鲜明的优秀中学生。

(一)努力构建三个体系彰显特色

第一,构建学校“三横三纵”德育体系。“三横”指学校教育线、家庭教育线和社会教育线,“三纵”指德育专业线、全员德育线和自我教育线。在学校德育网络体系中,要以学校德育线、德育专业线为主导,狠抓全员德育线,探索自我教育线,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线、社会教育线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织好一张牢固坚实、疏密合理的德育工作网络。第二,构建核心素养提升促进体系。以学习力、领导力和沟通力提升为重点和目标,从良好习惯养成、学习动力激发、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干部培训、社团活动展示、榜样标兵激励、文明礼仪教育、平安校园创建等八个维度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学校学生素养提升促进体系。第三,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结合学校特点,建立学生成长发展电子化记录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并确定海安高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作用,力争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占得先机。

(二)着力强化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和指导,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以班主任绩效考评、职级评定、特级班主任评选、提高岗位晋级班务工作评分权重等激励措施,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特级班主任评选工作争取尽快落实推进,同时落实津贴补助等奖励办法。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导师作用,培养3-5名有国家资质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培训师,培养5-6名市级以上优秀班主任、1-2名市级德育学科带头人,2-3名市级德育骨干教师。学生心理发展中心要正常化开展全校学生心理状态测评与心理辅导,要面向学生开展生涯规划、学业指导等工作,每年向校长室提供测评报告、辅导总结和发展建议。加大学生干部培养力度,创设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大胆使用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常规管理、社团活动、班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发展有潜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三)大力推进德育活动创新机制

德育需要与时俱进,要有鲜活的活动形式,要有强烈的仪式感,传统活动要推陈出新。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经典诵读、升旗仪式等活动要精心组织提高品位;国际交流活动要努力创新形式;校级社团要出成绩出精品;高考冲刺、成人仪式、毕业典礼等活动要走进学生心灵;文明礼仪教育、军训国防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活动要注重实效;文明班级、优秀学生、海中学生之星等评比活动要弘扬正气,为学生发展提供正能量。活动、社团、交流与评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强化监管与考评机制,要提高各项活动的育人功能。学生“四自”管理的特色要进一步发扬光大。“四自”,即学生思想上自育,学习上自研,体艺上自练,生活上自管。通过建立学生“四自”委员会在学校党、团组织和教导处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组织学校全体学生开展各类学习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日常自我管理等活动。在思想上强化自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上强化自我研究,推进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了解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积极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娱体育活动,在体艺上强化自我锻炼,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组织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社团活动,在生活上强化自我管理,把学生自身力所能及的工作交给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四、教学改革

“十三五”期间,我校将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使所有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潜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健康身心和科学人文素养显著增强,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一流杰出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转变课程理念推进课程改革

要组织教师学习并转化先进课程理念,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培育一批利于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要倾力学校课程图谱的顶层设计,形成包括国家必修课程、国家选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和学生社团的课改实施试行方案,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功能特色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互相促进。要细化“人文类”“科普类”校本课程,打造“艺体类”特色校本课程,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要建设好省级高水平课程基地,深入推进我校物理课程基地项目实施,使之围绕资源开发中心、教学研究中心、教师培训中心、考试研究中心、学习活动中心的“五中心”建设,发挥其自然学科基地联盟盟主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要通过课程引领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形成完整的总体学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及科研能力,培养一批有能力斩获高级别奖项的学科尖子。要继续探索国际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校本化机制,加快两者课程建设,使之与普通教学相互补益,比翼齐飞。

(二)改革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任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推进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学习能力、职业取向选择学习层次,实现因材施教,完善走班教学的管理机制。要以“任务驱动、项目学习、深度思维”为基本策略,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提升教学目标达成度,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形成典范的案例,推行“学案式”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实施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在教学策略上,继续推进“三四五高效课堂”实施要求。①追求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学生本位。二是突出三维目标。三是突出学科基础。②强化四个要领。一是强化激情。二是强化启发。三是强化条理。四是强化训练。③实施五个环节。一是精心导入。二是精讲示范。三是质疑消化。四是归纳小结。五是迁移练习。④达到五个清晰。第一,教学目标清晰。第二,知识体系清晰。第三,课堂思路清晰。第四,讲授语言清晰。第五,方法点拨清晰。要加强学科教研室的建设,提高学科教研室主任在教研管理和促进学科质量提升方面的能力。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创新集体备课形式,发挥好备课组的作用,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要发挥青蓝工程的培育作用,积极培养青年教师,要开展教学技能评比活动。要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完善国内外业务进修与访学制度,开阔教师专业视野,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要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三)完善智能平台打造高效课堂

要在现有的数字化教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智慧教学系统,完善极课大数据数据采集与自适应学习系统,将大数据、云计算同日常教育相融合,重点打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教务综合管理系统、数字化备课系统,实现智慧管理,逐步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试验工作,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大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100%的教师具备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教学的能力,90%的教师具有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的能力,具有在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环境下指导学生的能力,具有开发或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能力,并且将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以提高实效。

(四)完善评价体系激发师生潜能

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通过评价促进教师课程执行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创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发挥评价对课程实施的促进作用,倡导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探索新的教师互助听课机制,完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努力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健康环境。要完善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课程实施质量的监督和调控机制。要对学生在个体学习或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安排、笔记、作业、讨论学习计划的执行和调控等内容进行形成性评价,要对学生课程学习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重点在课程的实践环节和终结性考核上,要逐步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权重,以强化过程管理,要把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特长和健全人格作为评价重点,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五)重视体育艺术教育保证健康发展

牢固树立“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两课、两操、一活动”,规范体育课程实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学生体质状况监测,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每位学生掌握1-2项体育锻炼方法,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推进校园足球,把游泳、乒乓球、三门球等特色项目做精做强,争取出现突出选手,加强运动队训练,争取在各级比赛中更多人次、更高层次的成绩。

推进美育课程改革。要坚持面向全体,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要把艺术教育的重点转到面向全体学生,转到培养兴趣、发掘潜能、发展能力、提升素养上来。在确保艺术课程开齐上好的基础上,构筑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艺术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合唱、形体、戏剧表演、书法、国画、创意设计等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艺术爱好和特长发展需要。创新美育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举办学生书法、绘画比赛和书画作品展,挖掘民间美育资源,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育社团,培育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

五、教育科研

    学校振兴发展需要树立科研兴校观念,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科研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占据科研高地。学校教育科研要基于课堂体现其实践性,要基于问题体现其服务性,要基于学校发展体现其前瞻性。学校教育科研在强化教师科研意识的同时,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广大教师的科研提供服务,为学校科研水平保持高位走强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建设科研队伍提升科研水平

要加强学校科研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心工作提出科研队伍的发展目标,制订科研骨干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和各类骨干教师培养方案。要重视科研队伍建设的过程性服务,正常组织各级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学习与研讨活动,通过各类研讨活动发挥科研骨干教师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素养。要继续组织高质量的专家讲座和学术沙龙,精心组织各类教师的丰富而有效的专业培训。要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或晋升各类学术称号,提高科研队伍的学术层次和影响力。要积极配合市局和学校开展科研绩效考评和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工作,将教育科研和专业发展落到实处,使之成为激励教师投身科研的动力。

(二)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决策参考

要引领广大教师以实践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立足点,着力进行微观研究、应用研究、校本研究和行动研究。要围绕智慧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在以下课题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学校智慧管理研究、仁爱教育课程化的研究、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要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研究,重视研究成果的固化与转化,鼓励教师积极撰写科研论文,为教师的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提供服务与指导,发挥教育科研对于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决策参考作用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作用。要实现市局要求的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目标,达到并努力超过市局要求的论文撰写指标。

(三)打造科研平台提高服务质量

要为广大教师建设能够参与学校科研的平台与载体,认真做好校刊和简报的编辑工作,建设好学校网络科研平台,同时积极联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为展示教师科研成果提供服务。要继续组织开展学校名师工作室的申报与评审工作,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建成三至五个校级名师工作室。鼓励优秀教师积极申报市级名师培养对象,对条件成熟的教师积极帮助其申报市级名师工作室,以此培养名师并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要积极与高等教育院校与研究机构联系,建设学术研究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

 

六、校园建设

   加快校园基本建设步伐,校园外部建筑设施与内部教学设备按五星级学校标准进行建设和添置。做好东扩工程建设工作,在已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筹建图文信息中心、综合实验楼、报告厅、艺术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补充其他不足的教学辅助用房、生活设施和课外活动场地。按国家I类标准配备教学仪器。积极筹措办学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办公环境,创设一流办学环境。

(一)稳步实施信息化校园建设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覆盖全校的高带宽、高速率、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校园网,建立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系统和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加大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力度,提供良好的学习和适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逐步建立全校教育资源的网上查询和管理系统。充实现有图书资料,完善查询使用功能,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使图书文献资料购置费逐步提高。为达到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的标准,造就独特人文景观,不断融入文学内涵、人文气息,创设优美别致的学习环境与安静舒适生活环境,形成特有的校园文化。

(二)提升后勤管理服务品质

学校后勤管理手段将日趋丰富和智能。一是全面推行使用校园一卡通,为学校师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便捷;二是后勤服务将充分利用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实施智能管理,就后勤的财务审批、物品采购、维修申报、资产登记、水电控制等全部实施网上流程、规范操作、公开透明、提高绩效。食堂要严格执行《江苏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南》,做好食堂物品招标采购与日常监管工作,确保招标采购与供应工作按照规定有序开展,确保招标物品质量与食品安全。认真贯彻落实《南通市中小学生营养餐配餐指导意见》,切实抓好学生每周营养食谱的制定与审核工作,全面改善全校学生的营养状况。

第四部分  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组织建设

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学校决定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学校规划领导小组,聘请规划、设计、园林、建筑、教育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海安高级中学发展规划咨询委员会”。学校要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和学校长期奋斗目标,从实际出发,科学分析自身的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学科优势,明确办学目标,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按照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龙头,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支撑的工作思路,科学论证,系统筹划,适时调整,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加大基本建设力度,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必要的条件保障。

二、推进内部体制改革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实行领导班子整体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完善领导班子与干部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一套干部能上能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机制,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定员的全员聘任制,形成人才竞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的调节力度。因岗定薪,易岗易薪,设立单项奖,加大对教学科研拔尖人才和成果的奖励力度,充分发挥工资资源配置在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办学质量中的作用。努力增收节支,进一步改善教职员工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加快学校内部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各项业务工作的保证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以完善学校章程为抓手,以学校智慧教育为载体,进一步规范学校制度建设。加大学校管理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在用车、用餐、办公条件、办公设备配置、行政辅助用工等方面实施整改,使之更加符合各项规定,在广大教师中树立良好形象。坚持以党内民主促进校园民主,加强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和各民主党派的作用,以人为本,民主办学。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建设和谐校园。

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学校要渗透传承百年校训“敦品励学、自强不息”,以及“文明进取、自主创新”的校风,“爱生、乐教、善导”的教风,“严谨、善思、厚学”的学风,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丰富其内涵。校史文化传承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底蕴所在,要继续校史文化建设,开设校史学习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使学生形成“我为校荣”的观念。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显性特征,要进一步净化、绿化、美化校容校貌,按学校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净化、绿化工作,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使校园环境达到更高要求,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五、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弘扬优良校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成才氛围和舆论氛围。认真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呼声,关心并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及时化解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重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杜绝校园欺凌现象,妥善处置各种事端。加强学校与相关部门和社区的合作,建设平安校园,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论证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签名

1

冯大生

江苏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

 

2

董洪亮

江苏省教研室副主任

 

3

张华

南通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

 

4

陈杰

南通市教科院院长

 

5

汪宁

海安县教育局局长

 

6

颜敏

海安县教育局副局长

 

 

 

 

分享到:
【打印正文】